逾期问答逾期问答

当前位置: 逾期问答 / 科普问题 / 问题

蚂蚁集团催收:催收员26种压话术,上门催收,确定我没能力还款,要安排工作组

本文章由注册用户 随平乐 提问

发布:2023-11-25 08:18:47 12 评论

最佳答案

头像 琦工 2024-01-15

蚂蚁集团催收部门的催收员在进行上门催收时,可能采用以下26种压话术:

1. 制造恐慌:告知债务已经严重逾期,可能会采取法律手追缴债务。

蚂蚁集团逾期被通知还款减免通告是真的吗

2. 威胁信誉:警告债务人逾期不还会影响个人信用记录,给日后的借贷造成困难。

3. 强调逾期利息:强调债务逾期会累积高额的逾期利息,使债务不断上升。

4. 催促快速还款:表示催收部门会给借款人一个最后期限,若不在规定时间内还款,将继续采取更严的措。

5. 威胁暴力:以暴力行为威胁债务人或其家人,使其感到恐惧和压力。

6. 强调法律责任:告知债务人逾期不还款会面临法律责任,可能导致被追究刑事责任。

7. 恶劣语言:使用侮辱、侮辱或威胁性的语言来刺激债务人,并使其感到羞愧和尴尬。

8. 扬言溯源:威胁要通过各种手查找债务人的个人信息,并追踪其所在位置。

9. 威胁涉黑:声称与有关,警告债务人如果不还款,可能会面临更大的麻烦。

10. 恶意骚扰:频繁打电话、发短信或上门骚扰,以增加债务人的压力和不适感。

11. 虚假欺骗:故意误导债务人,以达到恶意催收的目的。

12. 扬言公开:威胁将债务人的个人信息或债务情况公之于众,以破坏其形象和名誉。

13. 经济打击:以恶意泄露债务人的经济状况或人身信息,导致其在职场或社会上受到负面影响。

14. 黑名单威胁:声称将债务人列入黑名单,导致其在各个方面受到不便。

15. 威逼利诱:以保护债务人利益为幌子,威逼其提供除债务以外的其他信息和服务。

16. 虚假起诉:声称已经或即将提起诉讼,以迫使债务人承担更大的法律责任。

17. 社交威胁:恐吓债务人寻求社交和人际关系上的帮助,以增加其面临的压力。

18. 制造舆论压力:警告债务人可能会在社交媒体上公布其欠债情况,使其受到负面舆论压力。

19. 扬言调查:声称已经或即将展开调查,以追踪债务人的行踪和其他相关信息。

20. 吓唬家庭:威胁债务人的家人,以迫使其采取行动还款。

21. 经济制裁:以限制债务人的经济活动为威胁,警告可能冻结其银行账户或其他资产。

22. 包身工作组:声称将派遣工作组在债务人身边,不断催收及录债务人的行动。

23. 极端紧迫:表示再不还款就将采取极端行动,使债务人感到无法逃避的压力。

24. 扬言曝光:声称将债务人的欠债情况公之于众,以破坏其名誉和社会地位。

25. 声称监控:声称已摄像并监控债务人的所作所为,以加大威慑力。

26. 权威性表态:以威胁行政执法、法院裁决和相关监管机构的立场来加压力。

这些压话术都是为了让债务人感到恐慌和压力,进而促使其尽快还款。但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方法并非合法且道德的,如果债权人或催收员使用这些方法,将涉及到违法催收的行为。催收行业应该依法合规开展催收工作,尊重债务人的权益,并通过合理的沟通和协商方式解决债务问题。

其他答案

头像 枝阳冰 2024-01-15
蚂蚁集团招股书披露了蚂蚁旗下大的平台信贷业务:截至2020年6月末,促成信贷余额21536亿元,其中,98%的大家信贷资金来自银行等金融机构,蚂蚁金服表内贷款余额只有400亿元右。也就是说。蚂蚁集团花呗实暴力催收,言语恐吓上门催债,已经对本人的人员生活以及工作造成严重的前期影响。本人由于疫情期间创业失败加上平时收入降低,后续确实由于没有收入偿还剩余花呗欠款导致逾期。
头像 2024-01-15
不正规。蚂蚁集团没有催收员,都属于第三方。蚂蚁催收,只通过蚂蚁的要求官方统一客服热线,人工通知或者短信通知您及时还款。只有多次尝试催收。
头像 平开 2024-01-15
最近有很多小伙伴前来咨询有关蚂蚁集团委托方催收是谁的支付宝问题。

相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