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佳答案
其他答案

当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当期按应收款计算的坏账准备金额-(或 )“坏账准备”科目的贷方(或借方)余额; 其中。本期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大于其账面余额的,应按其差额计提;应计提的坏账准备小于其账面余额的差额做相反的分录。(二)对于确实无法收回的应收款。

常用的账龄分析坏账准备有,1年以内5%,1到2年20%,2到3年50%,3年以上100%。之所以采用3年以上100%计提坏账,主要是与税法对应。除账龄分析法外。

坏账准备的万元计提方法有“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和“销货百分比法”。

你好,同学,你这样算是正确的,你可以理解为计提坏账准备-1。我觉得转回坏账准备1万,这样理解也行。 2018-11-09 你好,一月份企业实际发生应收账款10万分录为。坏账准备的一般计算方法有:固定比例法、贷款分类法、按信用度计算、按期限计算、按行业分类计算。

坏账准备的计算方法有两种:期末余额百分比法和账龄分析法。根据会计制度规定,可以采用余额百分比法、账龄分析法或者销货百分比法来确定坏账准备计提数额。

6、计提应收账款坏账准备年限怎么分 根据企业的实际情况,由公司自己制定一个比率,从产生应收账款的时候开始。事业单位计提坏账准备时,按照计算确定的坏账准备金额,借记“其他费用”科目,贷记“坏账准备”科目;冲减坏账准备时,按照应当冲减的坏账准备金额。

坏账准备年限的算法有两种。直接转销法。直接转销法是指在实际发生坏账时,确认坏账损失。

坏账准备是备抵账户,主要用于核算企业坏账损失。计提坏账准备,主要有哪些方法? 坏账准备计算方法 坏账准备三个计算方法分别是余额百分比法、销货百分比法以及账龄分析法。
坏账准备年限怎么计算
引言:在企业的日常经营活动中,难免会遇到一些客户无法按时或无法全额支付欠款的情况,这就引发了坏账问题。为了及时反映企业可能受到的坏账风险,会计人员需根据相关准则和规定,计算坏账准备年限。坏账准备年限的计算是为了防和应对可能发生的坏账风险,确保企业健发展。
一、坏账准备年限怎么计算?
坏账准备年限是指公司根据历经验和风险评估,对应收账款进行准确估计的时间围。其计算涉及以下几个因素:
1. 坏账历比例:企业需分析过去一时间内的坏账率,即坏账金额与应收账款总额的比率。该比例可通过内部数据分析或行业数据调查获得。
2. 客户信用状况:企业需评估客户的信用状况,包括财务状况、信用记录等。较高的信用等级意味着较低的坏账概率,较低的信用等级则意味着较高的坏账风险。
3. 坏账准备比例:坏账准备比例是对应收账款的预期损失进行估算的比例。根据财务管理的规定和具体行业的惯例,该比例一般在1%至10%之间。一般情况下,企业应根据风险评估结果选取合适的坏账准备比例。
综合考虑以上三个因素,可进行如下计算:
坏账准备金额 = 应收账款 × 坏账历比例 × 坏账准备比例
二、坏账准备年限怎么计算的?
坏账准备年限是企业对应收账款进行准备的期限。一般情况下,企业会按照财务报表的准备期限,一般为一个会计年度来计算坏账准备年限。坏账准备年限的计算也需要考虑以下因素:
1. 销售周期:销售周期长短将直接影响坏账准备年限的计算。销售周期越长,坏账准备年限越长,并且准备金额可能会较大。
2. 公司规模:公司规模扩大将意味着更多的应收账款,因此需要计算更长的坏账准备年限。
综合考虑以上因素,企业可通过如下公式计算坏账准备年限:
坏账准备年限 = (累计坏账准备金额 / 当年度销售额) × 365
三、坏账准备年限怎么计算出来的?
坏账准备年限的计算是通过以上公式和准备期限得出的。企业根据历数据和风险评估,计算出适当的坏账准备比例,并结合应收账款和销售额,计算出合理的坏账准备金额。然后,根据公司规模和销售周期,计算出准确的坏账准备年限。
四、坏账准备的年限
坏账准备的年限是对应收账款进行准备的期限。根据财务管理规定,坏账准备应在发生时立即计提,以反映对应收账款可能的损失。然而,随着时间的推移,企业需要根据坏账准备历比例和风险评估,在年度财务报表中进行适当的调整和计提。因此,坏账准备的年限一般为一个会计年度。
总结:
坏账准备年限的计算是企业管理过程中一重要的风险管理工作。通过历数据和风险评估,企业可以准确估计可能的坏账风险,并提前做好相应准备。计算坏账准备年限时,需要综合考虑坏账历比例、客户信用状况和坏账准备比例等因素。同时,根据销售周期和公司规模,计算出准确的坏账准备年限。企业应保持适度的坏账准备,以确保财务报表的真实可靠性,并降低坏账风险对企业经营的不利影响。